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采购须知
玄武岩纤维复合新材料特点
轻质化,高强度,刚柔兼容,耐高温阻燃,耐腐蚀,耐碱性,耐磨,韧性抗冲击,易造型,易降解绿色环保,高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耐久性耐侯抗老化免维护性能,弹性模量大,无磁,无异味无毒,透波,防水,隔音吸声,介电绝缘,抗紫外线,弹性模量为9100 kg/mm至11000 kg/mm(89-110GPa),抗拉强度为3000 MPa至4800 MPa,密度仅为2.6-2.8 g/cm³,莫氏硬度达到5-9度,卓越的耐磨和抗拉增强特性,比钢材轻60%以上,性能接近T300级碳纤维,显著优于玻璃纤维,价格则仅为碳纤维十分之一,与高等级玻璃纤维处同一量级。耐温范围广(-260℃至800℃),天然的硅酸盐相溶性与水泥、混凝土的分散性好,结合力强,热胀冷缩系数一致,进一步增加耐候性好。较低的吸湿性玄武岩纤维的吸湿性低于0.1%,低于芳纶纤维、岩棉和石棉。较低的热传导系数玄武岩纤维的热传导系数为0.031 W/m·K-0.038 W/m·K,低于芳纶纤维、硅酸铝纤维、无碱玻纤、岩棉、硅纤维、碳纤维和不锈钢。低延伸率、热稳定性好、抗疲劳开裂、耐高温车辙和抗低温缩裂等特点。这些特性使得玄武岩纤维在路面增强基材、挡土墙工程、园林工程和开挖支护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玄武岩纤维是替代聚丙烯(PP)、聚丙烯腈(PAN)用于增强水泥混凝土的优良材料;也是替代聚酯纤维、木质素纤维等用于沥青混凝土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可以提高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性等。替代钢材,铝材,木材,塑料,柔性耐压布料等。
采购选择须掌握的把关: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原料准备、混合搅拌、纤维成型和固化处理等步骤,以确保玄武岩纤维的性能稳定和优良。此外,玄武岩纤维的生产工艺还包括将玄武岩石粉加热至1450~1500℃熔融状态,并通过铂铑合金拉丝漏板快速拉制,从而得到玄武岩纤维。
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多种缺陷,如纤维直径不均匀、表面缺陷、内部气泡、杂质污染等,这些问题需要优化生产工艺和严格控制生产条件来解决。
熔融玄武岩的粘度波动或拉丝工艺不稳定,可能导致纤维直径不一致,影响力学性能。需优化熔融温度和拉丝速度。
纤维表面可能出现微裂纹或凹凸不平,主要与冷却速度过快或拉丝张力不均有关。需调整冷却系统和张力控制。
玄武岩原料中的挥发性成分或熔融不充分可能导致纤维内部气泡,降低强度。需加强原料预处理和熔融工艺控制。
原料中的杂质或生产设备污染可能导致纤维性能下降。需严格筛选原料并定期清理设备。
拉丝过程中纤维易断裂,可能与熔融温度过低、拉丝速度过快或润滑不足有关。需优化工艺参数和润滑剂使用。
低质量的玄武岩纤维可能由玄武岩纤维废丝短切而成,或采用玻璃纤维生产配方生产的仿造玄武岩纤维。这些材料在性能上较差,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纤维直径测定:采用显微镜或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设备,测定玄武岩纤维的直径,判断纤维的均匀性和质量。
纤维长度测定:使用拉伸测试机等设备,测定玄武岩纤维的长度分布情况,以评估纤维的可纺性和强度。
拉伸强度测试:采用标准拉伸试验方法,测定玄武岩纤维在不同拉伸速度下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指标。
纤维熔点测定:使用热分析仪等设备,确定玄武岩纤维的熔点,评估其耐高温性能。
化学稳定性测试:
纤维溶解试验:将玄武岩纤维置于不同浓度的酸碱溶液中, 观察纤维的溶解情况,评估其化学溶液的稳定性。
纤维耐候性测试:将玄武岩纤维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定时间,观察纤维的破损情况,判断其耐候性能。
纤维耐腐蚀性能测试:按照相关测试标准确定在不同酸碱溶液中的性能表现。
标准的制定对于玄武岩纤维的质量和性能有助于各种应用领域中发挥最佳的效果。
玄武岩矿石原料的化学成分、矿物相,对熔融后熔体的高温粘度、析晶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其中SiO2、Al2O3增加熔体的高温粘度,CaO、MgO、Fe2O3、FeO、Na2O、K2O降低熔体的高温粘度。因此,不同化学组成的玄武岩就具有不同的高温粘度,不同的熔制温度和成型温度。可直接用来进行生产连续纤维的矿石分布在山东、河北、内蒙古、吉林、江西、四川、贵州、新疆等地。